惊蛰的小吊梨汤

惊蛰时节,春气萌动,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。所谓“春雷惊百虫”,是指惊蛰时节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。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、万物生机盎然。
惊蛰有蒙鼓皮,打小人,吃梨的习俗。响雷,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。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,长了翅膀的大神,一手持锤,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,发出隆隆的雷声。惊蛰这天,天庭有雷神击天鼓,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。
香港、澳门一向有“打小人”的习俗。传说中白虎是口舌、是非之神,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,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,阻挠前程发展,引致百般不顺。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,内含纸老虎、吉纸、小人纸等去“打小人”
惊蛰还有吃梨的习俗。这是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,人们容易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。而梨子性寒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的功效。吃梨,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。
提起吃梨,不得不提到老北京的小吊梨汤。
喝一口老北京小吊梨汤,清润甜美,小吊梨汤被大众所喜爱那还真得感谢老北京的戏院。京戏是老北京的传统戏曲,看上几场京戏,为自己喜爱的角儿叫几声好儿,难免口干舌燥,喉咙沙哑,这时喝上一碗戏院门口的小吊梨汤,粘稠滑腻,清嗓润肺,别提有多舒坦了。因此小吊梨汤也成为了老北京戏院门口最受欢迎的饮料。现在,北京城再也没有沿街叫卖梨汤的了,小吊梨汤几乎已成绝唱。不过在北京许多私家菜馆里还是能喝到小吊梨汤的。对于一个够挑剔有追求的吃货来说,寻找秘方就是最快乐的事了。
在旧时的北京城,但凡大街小巷,饭馆酒肆,都能看到小吊梨汤的身影。那时候,以铜制提吊作为称量梨汤的器物,一吊为一壶,这就是小吊梨汤里“吊”字的由来。一壶就是一吊,半壶就是半吊,久而久之,小吊梨汤的名字便流传开来。
小吊梨汤的梨选用百年老树结果的砀山梨,砀山梨皮薄多汁水,酥脆甘甜,啃起来味道清润,还带有丝丝的怡人香气。带皮吃也毫不带渣!银耳选用四川通江的段木银耳,它长在7年的青冈木上,经过4个月的自然生长才能完全成熟。段木银耳本身自带一股花香味,泡发率和出胶率特别高,炖出来的银耳晶莹剔透,口感滋润鲜滑。
制作过程其实并不难。要吃原汁原味的小吊梨汤就遵循古法熬制,必得佳品。
首先用盐把梨皮搓洗干净,去除梨皮上的果腊和脏东西。没有砀山梨,可以用任何皮薄汁多的梨代替。
梨子去皮后,保留梨皮。果肉去核切成小块保证口感,再将梨肉同梨皮一同入锅文火熬两个小时。也可以用高压锅压制30分钟。
然后将泡发好的银耳、枸杞放入煮好的梨汤,再加上几颗话梅。话梅它是小吊梨汤必不可少的调味料,正是因为话梅的使得小吊梨汤口感更为丰富,也更适合冷藏后饮用。文火熬制1个时候后,小吊梨汤就算是大功告成了。如果喜欢甜口的可以放一些冰糖。我个人觉得原汁原味的就已经很甜美,不用画蛇添足的多添加调料了。小吊梨汤不需要如同银耳羹那么浓稠,银耳略有脆爽。以喝汤汁为主。春季花粉散播,导致咳嗽严重。喝上一点小吊梨汤,清肺止咳,化痰润嗓。
畷上一口小吊梨汤,穿上一件亚麻舒适的旗袍,去春天的花丛中走一走。在午后的阳光下,定定心心的听上一段梅兰芳先生的“彩楼配”。这惬意正如宋朝明道先生的“春日偶成”里所诉: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
享用美食的同时,不忘形体修炼,推荐旗风堂精品课程——旗枫舞韵
跟着籽苏修心,跟着枫叶修身,随“枫”起舞,遇见另外一个自己!2021年全年课程招募中……

每周六晚8:00PM—9:30PM,Zoom网上旗袍形体、舞韵精品课程。

请扫二维码联系客服报名、咨询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