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(征文大赛第三名)

大赛征文得奖作品展示​

第三名

网络大赛征稿作品

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

读什么书,就会成什么样的人

疫情期间华夏民族中原大地的读书声

王爽

August 30TH, 2020

        庚子年是我们十来个人,第三遍晨读《黄帝内经》了。

        今天读至《素问.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一》,除传统过年七天外,其他时间没有间断,横跨了三个春节,每天早上读书,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
        人能常清净,天地悉皆归。

        疫情期间,我们依然静定,少有外界的恐慌,除了读书这个提神的形式,更重要的是“神交作者”,对医理的掌握,对华夏老祖先留下来瑰宝的熏陶,这些大智慧之光,让我们能够自信与相信,相信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相信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,更相信国家有办法人们有能量共度难关。

而在与《黄帝内经》朝夕相伴中,原来修学中医针炙的,已开始正式行医;有的已会给自己和家人治疗;更重要的是大家相貌气韵的转变,字如其人,书写也有模有样,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。

书人合一,先呈上一盘“抄经”成果

        字如其人。

        字见心境。

        殊不知,写字也可以治病。当你失衡时,手下的字也歪歪扭扭;此时,你端坐书桌前,平心静气,当“横”写得特别“平”时,顿时眉骨舒展,眉开则颜笑,当“竖”写得特别“直”时,脊柱则挺拔,直则通,通则不痛;如此写下去,整个人沉浸在一种氛围中,半晌功夫便恢复疗愈了自己。

        配图:

       渐入佳境的字体。参与书写与早读的分别有:崔大文、马莲、朱进红、孙晓雯、叶雯雯、刘玉静、鲍超杰、宋铁玲、刘亚峰、晏梓、郑铭、王鹤梅,还有发起者本人。

音频:

        一切音皆陀罗尼。

        听其音,知其人。

        一个健康的人,声音也是健康的;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五音对应五臟;五音不全的人,一定是身体相应部位有问题。

        也因此,“音乐(樂)”是一味药,某种程度声音也是一味药。

        如何每天中气十足的朗读,谁说不是一种锻炼呢?!

 

神交古人,读什么书,就会成什么样的人

      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

        关键我们要读什么样的书?

        这需要符合我们每个人的目标追求及价值观。

        对于中国人来说,《道德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六祖坛经》等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,考虑到宗教因素,及我们正在修学的中医、心医部分,就选择了国内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——《黄帝内经》。

        作为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,这本书不仅被医者奉为“圭臬”,更重要的是内容:华夏族祖先黄帝与先师岐伯的对话,而问答中,黄帝不仅为健康而问,更重要的是为苍生为子孙而问;不仅有生命的真谛,还有华夏民族的核心文化——阴阳、五行、八卦、河图洛书……

        中国人常讲的“天人合一”,在此书中能让人深切的体会到,“人身是个小宇宙,宇宙是个大人身”,也通此理。

        作为河南资深媒体人,我曾常年熬夜写稿、深夜乃至后半夜值班签版,常态是第二天睡到十点或中午。对于这种状态,离开报社时,我也下决心,一定要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早睡早起。

        自从开始早读《黄帝内经》后,这个方法,使我彻底改变了生活习惯。

        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内外整洁,端正身姿,朗朗诵读,送孩子上学,开启新的一天。

        由于书中很多字生僻,而且内容深奥,使你不得不查阅资料,或者再询问先知者。慢慢的,一些句子,你可以顺手拈来;一些医理,渐渐明白并可运用。

        而参与读《黄帝内经》者,他们来自不同领域,但多是中医爱好者,有的喜欢传统文化,几年下来,多会行针、艾灸,也有的开始正式行医。

        一门深入,长期熏修。是我提倡的读书方法。

        而真正能理解掌握,则是老祖宗说的:书读百遍,其意自见。这就需要与圣贤同频,而不是乱揣测或断章取义,最高的境界当属神交古人,灵游太虚了。

 

一门深入,成人的世界接力读书会是什么样?

        你可能会奇怪,怎么会有如此自律的读书计划?

        这个缘起于康福堂中医胡建新大夫处,2016年每周六晚大家一起学习《杨甲三针灸取穴》,我也给大家聊聊《易经》,之后一起购买了《黄帝内经》。在一年多的共同爱好相处中,形成了相近的频率。

        之后,因《黄帝内经》,结缘国家紫薇蠡术传承人范明公先生,对该书的理解与应用有了深入体验。

        当我谈及早读《黄帝内经》的想法时,大家也纷纷相应。

        但在微信群里读书+抄写,是一个挑战。

        因为面对许多人,我们要发出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声音,别人怎么想?抄写得不标准的字体,怎么拿得出门?

        真的,面对着微信,我也得平心静气好一会,再试着读出来,就像初次的直播;字是写了一遍再重写,然后发出;就这样,有的“掉队”了,工作忙或者家里有事,就再也不读了。

        为了正规一些,我还专门让中原工学院播音与主持系童浩老师进群指导,让书法家娄鸿泰、默人示范。后来,几位晨读的结伴还练起了书法。

        是的,大家的进步是能看得见的——

        与古圣先贤的连接,让气质、气韵、气度悄然改变;对事物的认知及观念,在潜移默化中提高;“上医医国,中医医人,下医医病”,在读一本经典中,人生的境界不断提升。

        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。这是古人对书呆子的描述。

        但若你能做到,你就会止定安然,清心致远,洁静精微,怎么会为外界的风吹浪打起心动念?

        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;致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

        我想,一辈子读透一本书,将一通百通,善莫大焉。

 

附:

书有大药,随手一翻,便消融凡尘

        听听晨读代表们怎么说吧,见微知著,见字如面。

崔大文:

        读书可明理。在全球性疫情面前,我们因相续晨读《黄帝内经》,一句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”。时刻提醒我们做好人,做好事,养浩然正气,邪不能侵。

        读书可养心。《大学》中言: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,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;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;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;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。如此,便心安。

        读书可心怀天下;可鉴史;可怡情;可创新;可知天知地知人事……不择时不择地随手一翻,便消融凡尘,另有一番天地。

马莲:

        《黃帝內经》告诉我们——经脉者所以能決死生,除百病,调虚实,不可不通。生活中要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虚邪贼风避之有时,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

        这个图学明白了,就把我们的脏腑与疾病搞明白了。(图10)

朱进红:

        《黃帝內经》讲“天人合一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从阴阳则生,逆之则死;从之则治,逆之则乱。”人来源于自然,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,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,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、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规律。

        “异法方宜论篇”说到:一病而治各不同,地势使然也。东方之砭石,西方之毒药,北方之灸焫,南方之九针,中央之导引按蹻,雑合以治,各得其所宜也。突入其来的新冠病毒,很多医护人员都冲到了一线,我们这些中医爱好者,利用自己所学,为家人和亲戚,艾灸刮痧,也是各尽其能。

        书读百便,其义自见,我们还会继续读下去,10年,20年……黄帝内经的内涵可能是我用一生也探求不完的,但很值得,不是吗?

孙晓雯:

        疫情中每天看到新闻公布的新增病例,心惊胆战,封闭在家也是惶惶无助、无所适从的。

        幸好有读书群,一本书,一群人,一路向前。

        每日晨起跟大家共读一段《黄帝内经》,认真品读这“以生命科学为主体、汇集中国古文化、科学知识研究成就集大成”的巨著,内心便有了些许依托,多了份安宁。

        虽未达到神交古人的境界,但在与志同道合的熏习中,体悟天地阴阳五行的运转以及人体五运六气的运行规律,深感天地人本自一体。疫情不过是给我们警醒,让我们暂停下来反观对自然及人生的态度,让我们从外求走向内求,重拾敬畏心,以期向《黄帝内经》中所强调的“夫道者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可以长久”的境界前行。

宋铁玲:

        生活不能只有烟火气,疫情期间除了全家做美食,还有精神大餐的日課:“书法和晨读《黃帝內經》。

        晨起開門誦內經,風弄香樟醒腦清。

        鳥臨窗語報天晴,黃帝玉版傳真精。

 刘亚峰:

        《黄帝内经》是一部记载老祖先当时掌握的天文、历法、气象、物候、地理乃至社会学、心理学、甚至高数学等,来探索生命本质、揭示生命的奥秘;其中有个词“藏象”,注释为藏居于内,形见于外;印证了“在天成像,在地成形”的逻辑思维,得出一切问题的出现,都是思想行为的结果。

        知道人的一生经过五季,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的由来;确定把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人的五脏系统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之道;同时六淫的出现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的外部环境,造成对人体的伤害;人身的病理,象中有数,形神一体、心身一体。因此,不要往外边找答案,只能从自身找问题。就要从内心改变自己思想,一念之转,天地宽。以吾心为神明,唯心所现,就可以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
晏梓:

        从疫情爆发时的紧张、迷茫,再到后来的淡定与坦然,与坚持早读《黄帝内经》是密不可分的。

        早读,首先要早,以六至七点之间为宜。整个社会突然停摆,全家人也由平时上学、上班忙碌的节奏戛然而止,身心也随之慵懒,但读书活动,促使自己早早起床,开始与古圣先贤的一段特殊的心灵沟通,整个人感觉一天都是有精神的。

        “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,至愚智贤不肖不具于物,故合于道。”初读时一带而过,并没有太多的感触,第二次读,不禁感慨与好奇上古人的生活状态,后续再读,真气内存,病安从来,心力猛醒。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,这次看似灾难,其实是上天对人们的一种警示,避免更大的灾祸,这样看来,早读是一种磨练,一种修行,让我珍惜每一个当下。

后续活动预告:

◆9月27日,本次大赛评委,著名诗人阿紫诗歌朗诵会《诗言和·跨越太平洋的拥抱》美国站,即将举办,敬请关注!

◆旧金山时间10月17日周六晚7点半,北京时间新西兰、澳洲时间10月18日周日下午2点半,“绽放生命 疫外芬芳”全球征文大赛云颁奖盛典,邀请大家共襄盛举。旗袍就是入场券,请正装出席,请电邮至:qifengtang2015@gmail.com报名,索取详情。

后续活动预告:

◆9月27日,本次大赛评委,著名诗人阿紫诗歌朗诵会《诗言和·跨越太平洋的拥抱》美国站,即将举办,敬请关注!

◆旧金山时间10月17日周六晚7点半,北京时间10月18日周日上午10点半,新西兰、澳洲时间10月18日周日下午2点半,“绽放生命 疫外芬芳”全球征文大赛云颁奖盛典,邀请大家共襄盛举。旗袍就是入场券,请正装出席,请电邮至:qifengtang2015@gmail.com报名,索取详情。

旗袍修身,善美修心。用舞韵梳理形体,女人唯有健康和美丽不可辜负。而“优雅”是女人一生的修炼,它是一种独特的魅力,是女人骨子里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高贵气质。 旗枫舞韵课程助你在旗袍里遇见另外一个自己。

旗风堂品牌课程“旗枫舞韵坊”,报名链接请进

身为华裔,嫁衣是穿在身上的文化符号。丝绸是女儿带着出嫁的,也是父母给予儿女情长的最好诠释。符号里的文明,两箱丝绸=两厢厮守。文化有传承,爱在延续。明星款新娘嫁衣、新郎礼服、妈妈旗袍,中式婚礼礼仪、仪态顾问,请洽旗风堂。

《旗风堂创意厨房》旗袍美厨代言人

一酱在手,秒变厨神。联合牌纯天然酿造,我的最爱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